国朝制度,畿县有令一人,正六品上;丞一人,正八品下;主簿一人,正九品上;尉二人,正九品下。
咸阳、兴平、武功三县,只换县令,已经够意思了——武功县的一名县尉,也是去年行卷的新科进士。
这三个县,都在通往河湟的渭道上,他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以后这三个县的十五名流官,都要慢慢换成自己人。
武功县往西,还要经过凤翔府的扶风、岐山,陇州的汧阳、汧源,秦州的清、上邽、伏羌,渭州的陇西、襄武、渭源,临州的狄道,然后路分南北,北线经兰州至鄯州,南路经河州至廓州。
“云阳令年老致仕,调昭应令接替,同官令调任昭应令。渭南令,今年我要安排个人。”邵树德又道。
李劭过世,追赠霍国公,按制其子弟是有荫补名额的,就着落在此处了。
骆全灌自然连连应是。
反正头大的是南衙朝官。这么多官员的仕途调任、升迁、贬谪体系被军头蛮子强行手打乱,你们自己内部去吵吧。实在不行,到外镇去当官,比如岭南西道,陪陪孙揆。
渭南县再往东,就是华州、虢州、陕州,直抵河南府。华州南下,可至商州,路再一分为二,一路向东至邓州,一路向南至均州。
“还有一事。”邵树德想了想,道:“每年科考只取三十人,是不是少了?”
这个“三十人”指的是进士,但即便算上其他诸科,数目也不多,以至于竞争极为惨烈。
在国朝早些时候,一年甚至只取十余进士,实在过分,以至于官位被荫补官之类大量占据。真正进士出身的官员,大概只占一成多,两成不到,虽然他们前途非常远大,一般都身居高位。
“这……”骆全灌有些意味不明,灵武郡王这是要做甚?
邵树德沉吟了一会。事实上这是他临时起意,想让朝廷“扩招”。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5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