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年多前碣石山大战时东军的编成情况有所不同,现在汇集到多铎麾下的军队中有了更多的骑兵马队,这是因为多铎在碣石山大战后从关内拉走了大批的老八旗子弟。
而多铎也在碣石山大战中进一步认识到了火骑兵的价值,在拉了大批老八旗出关后,就重点扩充了前锋营骑兵的人数,到了顺治十年末,多铎麾下的前锋营骑兵的人数已经从原本的6000人扩充到了12000人,翻了整整一倍。还有同样数量的骁骑兵,也就是传统的八旗马甲。
多铎还从关外九旗子弟中为自己挑选了2000人的“巴牙喇兵”,这些巴牙喇兵则是“全年骑兵”,不仅配属了长、弓箭、圆盾,而且还装备了从日斯巴尼亚进口的火绳。
另外,多铎还将原本配属在火器营中的炮兵拿了出来,单独组建了一个乌真超哈军衙门”。
乌真超哈衙门下还分了炮台乌真超哈和野战乌真超哈。其中野战乌真超哈编了10个牛录,每个牛录都有12门3磅红夷小炮,总共就是120门3磅炮。满编情况下的野战乌真超哈兵的总人数则高达2500余人,拥有的马匹超过3000之数。而炮台乌真超哈的人数则有约1800人,分成6个牛录,分驻在山海关、海参崴、奴儿、海兰泡、小黑山和梁方口等六处炮台。
拿掉了炮兵之后的各个火器营,又被多铎扩充成了十四个步军营的火牛录——根据多铎的安排,关外的一府、四昂邦、九固山都演变成了军民合一的地方衙门,每个衙门下面都有步军营和骑军营的编制,其中步军营常备一个火牛录,骑军营也则常备一个马甲牛录,两个牛录都是300人的编制。至于其他的常备兵,包括一万两千人的前锋营骑兵,两千人的巴牙喇兵,两千五百人的野战乌真超哈,一千八百人的炮台乌真超哈,还有一千人的军健锐营,以及由“欧罗巴旗人”为主的军(人数在三四千之间)都是常备军,直属多铎的皇太叔抚军衙门。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