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屋坐北朝南,呈山字形,主体为七进五开间,七兄弟一家住一进,墙头上画着领袖像,下方写着口号,“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为人民”,“广阔天地,大有作为,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两侧各二进三开间,西边前为私塾学堂,后为先生住房,院墙上残存“长江大队政治夜校”字体,其下是标语,“只有**才能救中国”,“没有**就没有新中国”。东边第一进为客房,机制茶砖厂,第二进为杂役房,榨油坊,油面作坊。三栋联宇,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气势雄伟,九间连房一字排开,气势雄伟。门前是等宽的方方正正大地坪,用竹编晒箕,同时能晒百担稻谷。从前用来晒红茶,晒山茶籽,油菜籽,晒面条等。地坪左边是池塘,右边是井。
每一进,都有一个四四方方大天井,用宽大厚重的青石板和长条石块砌成,内置石雕花坛,石鱼缸。天井上下方各有一条巷道,巷道两端对开四间套房,分上下两层,明间,次间,厢房的内墙,都是木板墙壁。青砖砌外墙,一尺高的石地袱,墙上开镂空格子扇窗,老人和男孩住楼下。房子构架抬梁,穿斗互用,楼上铺木板,立木柱,起木排墙,回廊是木雕栏杆,是年轻夫妻的卧室,再之上是开敞式阁楼,即女孩子闺房。
房子依山而建,地势从低到高,故天井左右,中间,各有一排上下台阶。天井之上的大厅为正厅,中置木雕香火案几,案头陈列着分枝房头(七兄弟由大到小,分成七个房头,袁焕轩是二房头的后人,家在第二进,天井上方的右巷道)的祖宗牌位,一铜油灯始终亮着,长明不灭,跳跃的火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天井之下的大厅为堂屋,两边排放着黑漆空棺材。族人年满四十,便着手为自己准备后事,即预备寿材,寿衣,墓等。袁秋华回老家,便附加有任务,要为父母的寿材刷一遍桐油,要将父母的寿衣翻出来晒一次,要把父母未来的墓上的杂草,清理净。
此页为本章 第2页 / 共4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