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谢河畈第221章 二对一

书滑落到地上,袁秋华把书捡起,默默地放茶几上。

三叔说:机会,我帮你创造了,能不能抓住握有,原不原意借势上台,悉听尊便!

袁秋华说:登台唱戏累呀,没唱好被轰下,丢脸呢,还是站台下看戏,最惬意,最风雅。

三叔说:你是聪明人,只是做人不够圆滑,不会整合资源,不会灵活运用。怎么回事咧,有点愚朽,还食古不化,你爸那孤傲清高的基因,是不是遗传给了你啊!

袁秋华说:父母没得选哦,谁搞遗传筛选么?我只要好的,不要坏的,你告诉我,我找去。

三叔说:玩世不恭,为啥?你一直就这样混下去,难道把自己混成坏蛋?

袁秋华说:做坏人也要资本,我智商不够,只有甘于平凡。

三叔说:唉,你好好想一下,再回复我。

此时,三叔是省委宣传部部长,不仅掌管宣传媒体,书刊出版,还主管文艺团体。三叔的心意,袁秋华听懂了,文学不好混,但文学圈好混。只要上面有人,提携与推介一下,崭露头角便易如反掌,踏入文坛后,再混熟脸,混协会,混赛,混奖,混饭碗,混名利,混影视,这都是公开的秘密。

最初专注纯文学,袁秋华只想用作品说话,她埋头苦,夜以继日拼命写,但作品写出来了,却无人问津,既无法在期刊发表,也无缘登上报纸,似乎只适宜印于地摊小报。十年寒窗未必换来一朝中榜,扬名立腕,谈何容易?后来写《李士诚》传时,不管是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还是细节描绘,语言叙述,她都不再绞尽脑,费心劳神,只是把通用的俗套,用惯常的路线,不假思索地复制出来。因为人物原型的背景与地位,及社会影响力,再加上小李子的暗箱作,一路绿灯,顺利出版,所以毫无疑议的成功了,原型得名,作者获利,国家收税,合作共赢,皆大欢喜。当然,这种天差地别,她不会愚到实话实说,这关系到文学圈的脸面,尽力维护好窗户纸,是明智,非要捅破不可,就是挑衅,就成公敌。尽管大家心知明,除了挣到钱,这些书无意义没趣味,不高雅不细,过几年就是废纸,逃不过被当垃圾处理的宿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3页 / 共5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