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皇帝朱佑樘一直就想修一本中医的书,所以就在弘治16年,决定了朝廷修一本这样的书,加上自己身体也不好,医书对自己还是有帮助的。
也就是说,医学属于世袭制度,而且还是封闭式教育,医生的平高低不齐,按照翰林院的要求,太医院的人恐怕没有人能够通过。
刘文泰现在又在管理太医院,既然你们翰林院这么高的要求,直接就提出了,我们太医院退出,你们翰林院自己编写这本书吧。
马小帅通过实际调查才知道,所谓的翰林院的读书人,完全就是道德标准,给别人找麻烦,挑刺非常经通,你要让他们编写一本书,他们也没这本事。
刘文泰就是等于将了翰林院一军,翰林院的人呢,马上就有一个回复,药物书籍的编写,这是太医院他们专业的,我们呢,只是讨论一下思路,工作内容上确实跟我们没关系,就把这个球又踢回来了。
编写这本医书的人呢,就变成了总督太监张瑜和施钦、王玉监工,总裁是刘文泰,这个刘文泰就成了主要作者,总共只有89个人参加了。《本草品汇经要》用了一年多就编写成功了。
这本书出了很多问题,就是后来明朝医生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主要原因,先拿一些错误的地方,确实出了笑话,打个比方《序例》中把唐慎微的作品,说成是掌禹锡的。还有一些年号的问题也错了,刘文泰作为主要作者,说这个人的基础比较差,而且呢,也没有什么读书人帮忙,否则不可能出现这样明显的错误。
为了让这本书呢,编写的非常好好看,在格式上,完全模仿了《皇极经世》。一本医书的作用,主要是好用好看,好记好查,这么生搬应套,对于使用者来说不太方便。
新收入的新药特别少,比以前的《证类本草》,仅仅只是多了48种,而且呢,还有一些重复的,有名没有内容,完全就是一个糊弄人,实际增添了22种,这其中还有13种抄了《饮馔正要》,还有九种引用了别的资料。虽然提出了新颖的观点,创新也不多,但是比较直观,比较枫富,也算一本不错的书。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2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