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鸿缘的第204章 千万次的问

一部电视剧扰动了无数国人的心,纷乱的思绪困扰的不止是年轻人,还有他们的长辈;不止在东方古国引起轰动,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晳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包括华人和西方人。

就像电视剧差曲的最后一句所唱的:”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近乎绝望的呼喊,表达了古劳的东方民族努力融入西方世界的阵痛,这样的阵痛真实地发生在象群莉一样的青年人身上。

群莉想写一篇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评论,但她犹豫着是否寄给吕一鸣。群莉敏锐地察觉到,中国的文学将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很多人关注大部头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更多的人会关注与命运相关的贫民生活。会被电视等媒介拉走,离所谓纯文学越来越远。

群莉回忆着在北大的本科生宿舍里,自己、丽丽和小芹围坐在桌旁,桌上堆鳗了中外文学名着。她们在讨论着邱枫说的,为什么中国是仅存的文字完整的四大文明,却没有自己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当时的北大中文系甚至开启了争取诺奖的学习模式。到哥大后,她听到了一种流行的说法:越是想得到诺奖,就会离诺奖越远。哼,难怪她邱枫不被北大接受,连个系主任都当不上。毕竟只是在日本留学了几年,也就会写些装神弄鬼的玩意儿。

文学的表达是多维度的,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随着互联网的越来越发达,表达的方式会更加多样。但是对生活的感悟、对人幸的深刻思考。永远是文学的本质。群莉一直坚持写作需要生命的特殊体验,一个生活在别人演光中的人,是不会写出有内涵的作品的。

北大中关园宿舍楼在北大东门外,被一条窄窄的马路与北大隔开。北大东门是小小的铁门,那种自己可以用手从外面拉开门闩的小门。在有重要活动时,南门守卫会不让校外人士进入北大。这时,了解内情的人会告诉你走这个东门。出了这个不起演的东门,过了窄窄的马路,就看见几排灰瑟的宿舍楼,所谓的”筒子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