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重生刘协,打造日不落大汉第十五章 改进造纸术

当刘协看到试验场旁边的工坊时,顿时眼前一亮。

此时的试验工坊里面站满了人,一群工匠正在探头探脑地盯着什么,还在大声吵着什么。

“这和之前的造纸术比起来也没啥不同嘛!”

“这其中原料都变了,怎么可能会相同?”

“但是这其中的步骤不还是那几步吗?原料分离,打浆,抄造,燥,这有什么难的?”

“我敢说这纸晾之后和原来没啥两样!说不定还不如之前的!”

“我看未必!”

……

听到那些争论,刘协听出来什么意味了,原来是工匠们对造纸术的争论,想来是自己给他们的那份造纸改进技术受到了质疑。

造纸术在中国其实已经有很久远的历史了,远古以来,中国人就已经懂得养蚕、缫丝。秦汉时期主要以次茧来做丝绵的手工业已经十分普及了。

这种处理次茧的方法称为漂絮法,作的时候需要注意,反复捶打,用来捣碎蚕衣。这种技术后来发展成为造纸中的打浆。而且除此之外,中国古代经常用石灰或者草木灰为丝麻脱胶,这种技术也给造纸中为植物纤维脱胶以启示。纸张就是借助这些技术发展起来的。

但是其中工艺复杂且成本高,没有得以推广。

而到了东汉蔡伦对这种技法加以改进,简化并且规范了造纸的程序,材料廉价,造纸术才得以推广,但是此时所造出来的纸糙且易破损,不适宜拿来书写,多用来包装。

听到工匠们的争论,与其说是质疑,不过是工匠们的小心思,中国自古以来,手艺活基本都是看家本领,从传男不传女就能看出来,但凡有何什么新技术能替代了自己的手艺活,那肯定会受到排斥。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古代虽然有很多发明,却只局限于基础无法在进一步提高。想到这儿刘协忍不住叹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