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爹,论治国,你真不行第274章 以琉球国为基地,筹备大明首支铁甲舰队

作为宗主国的中原王朝,则秉持着“薄来厚往”的原则行事。

也就是说对于那些前来朝贡的国家使节们,中原王朝会回赠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其所贡献之物的丰厚赏赐。

以确保这些外国使臣,能够心满意足地踏上归途。

郑和率领庞大舰队远航西洋之举,实际上也正是这种“朝贡体系”的具体体现之一。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整个航海行动并无丝毫商业意图掺杂其中。

非但如此组建这支规模宏大的船队,本身就耗费巨大。

再加上船上所装载,用于赏赐他国的各类珍稀物品,更是一笔令人咋舌的开支。

据明代王士所著的《广志绎》卷一,中明确记载道:“本朝初年之时,国库充盈丰裕。

那位备受尊崇的三宝太监郑和,奉旨西行下海,携带白银多达七百多万两。

历经整整十年岁月,最终归来时竟然还剩下一百余万两银子未曾用尽。”

由此可见这场声势浩大的远洋航行活动,虽然彰显了大明帝国的强盛国力,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却无疑是一项沉重负担。

由于无法获得直接且可观的经济效益回报,大明逐渐无力继续维持这样大规模的海上探险活动,最终导致了其远洋事业的衰落。

从上述浩如烟海、卷帙繁多的历史资料当中,我们能够清晰地洞察到这样一个事实。

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浩浩荡荡地下西洋。

这一壮举竟然耗费了,高达六百多万两白花花的银子。

如此巨额的开销,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然而当这支气势磅礴的船队历经千辛万苦,从遥远的西洋胜利返航。

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些满载而归的宝船之中,并未装载着来自异国他乡的实用商品。

取而代之的却是,一堆堆价值连城、璀璨夺目的昂贵珠宝。

面对此情此景,那位曾辅佐明孝宗成功缔造出“弘治中兴”盛世局面的重臣——刘大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3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