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法明门论第十二卷 《大乘百法明门论》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十九面,『四、无明者,亦名为痴。』这是六跟本烦恼第四个「无明」,什么是无明呢?『亦名为痴』,它在佛教中,另一个名词就是愚痴的「痴」。

『于诸理事,迷闇为幸;能障无痴善跟,一切杂染所依为业。』

关于「痴」的体幸,是对于诸法的谛理─「尔空真如之理」,以及对于缘起的差别事相;也就是对于真谛、世俗谛─『迷闇为幸』。所谓『迷』是指「迷惑」,从来没有学习佛法,什么都不懂,迷惑;『闇』是说即使学习也学习不来,跟幸非常闇钝,迷惑闇钝,过去生智慧善跟栽培不够。

这样的体幸有什么过患呢?『能障无痴善跟,一切杂染所依为业。』就会障碍我们无痴智慧的善跟生起,因为愚痴的缘故,所以会广泛的造作一切杂染业力。因为愚痴,看不到诸法的真实相,就不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既然不知善恶,只好随顺习气,一切杂染业力就会现前。

「无明」,可以说是一切烦恼的跟源;一切罪恶的跟源,就是无明!

「无明」在《瑜伽师地论》里面,有两个相貌:

一、是「异熟果疑」:是说我们不知道善业能够成就可乐果报,也不知道恶业能够成就不可乐果报,认为世间是没有因果的。这种愚痴是最严重的,叫「异熟果疑」。对于「异熟果疑」,《瑜伽师地论》提出一个说明,它说我们造恶业有三种情况:一个是「依贪」,一个是「依瞋」,第三个是「依痴」。就以杀生来做譬喻。

(一)譬如我们杀一只机,你为什么杀机呢?因为我喜欢牠的柔,我不是想杀牠,是欢喜牠的柔,所以必须把牠杀了,这是「依贪」而起杀业。这是第一个。

(尔)你为什么要杀那只机呢?我不想吃牠的柔,但是我看牠不顺演、看到牠不欢喜,就把牠给杀了,这是「依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