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清,大概是四声还是五声。”
魏广德这个时候只能照实回答,炮声听不真切,有山势回荡,很难分清到底响了几声。
此时,城关上所有人都已经站在城垛后,看向远处正在向此地蔓延的烽火,又是一处烽火台被点燃。
随着耳中传来隆隆的炮声,魏广德这次看清楚了,也听清楚了,“五烽五炮。”
“地图。”
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城关上所有人都是心中一寒,他们当然知道这代表着什么。
有护卫马上从身后取下竹筒,倒出一卷画轴,随即又有一人上去和他一起一左一右展开,那是地图。
巡边,自然要带上地图,以为参照。
翁溥很快在地图上找到将军石关的位置,然后顺着曲折的长城向北,在最突出的位置,那里标着一个魏广德也知道的地面,古北口。
“难道又是在古北口?”
翁溥的手指移动到这里就停下了,不经意的说道。
“大人,如果是古北口,很快就会有传讯兵过来的。”
将军石关的守将在一边抱拳说道。
他说的这些,魏广德也听说了,是蓟镇自己定下的规矩,长城沿线发现鞑子攻城后,不仅要马上燃放烽炮示警,还要派人用简洁的文字说清楚情况,通过每隔几里的敌楼接力的方式传递消息到三屯营蓟镇总兵府。
在看到烽火示警后,三屯营的军士自然要开始集结并向烽火方向移动,而总兵府会跟据送来的情报确认最终的进军路线。
整个过程,和大明朝最高速的急递铺类似。
急递铺主要任务是运送紧急公文,且急递铺不设车马,赶路全凭个人脚力。
《明会典》载:“尔十六年定,凡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于附近有丁力田粮一石五斗之上,尔斗之下点充,须要少壮正身。”
急递铺名义上的十里一铺,实际上也是依县里的财力物力而定,不过至少一县有一铺,毕竟是负担县与县,县与府,府与省,省与朝廷之间公文的交流。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6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