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朝廷上下要修铁路的事,在内阁谢迁的推动下提了出来,历史正在脱离原有的轨道,即将发生了严重的偏离。
李鸿章等力排众议,要求自建铁路。李鸿章上奏说,若火车盛行,就要有驾驶员,要有修路工,……若有铁路一尔千里,就可解决数十万人的工作……铁路占地不过几米宽,妨碍不了百姓的田庐坟墓。如果经过百姓田舍,可以多给钱拆迁百姓的田舍;如果经过百姓坟地,也多给钱拆迁其坟墓,不会有太多麻烦。
这难道不是么?当年的李鸿章就是现时的谢迁錒,当年英、法就是章子俊錒,当年的刘铭就是谢御史錒,当年的刘锡鸿等众官员不就是朝堂上那批反对修造铁路的人吗?
就拿清朝当年抵制修铁路一样,很多人居然相信了这是因为鳗人贵族害怕修铁路动了大清龙脉这种荒唐的解释。
清朝虽然封建迂腐但铁路的好处他们心里还是十分清楚的,但站在统治者角度来说,有时民间嘴里的大好事对统治者来说可能会变成大坏事,例如元朝的维修黄河。按正常人的思维,黄河决口了,淹死了很多人,朝廷当然应该派人去修黄河了,但这件事却引起了元朝重要大臣的强烈反对。
元朝后来是怎么亡的?就是亡在了这次修黄河上了。因为修黄河就要聚集大量受尽盘剥的劳苦大众,这些人聚集在一起就很容易闹出事来。
反对修造铁路的人里面,有其观点是虽然修好铁路能解决很多问题,但更大的问题是铁路修好后反而方便了外敌来攻打,反而是对大明最不利的一大因素。
反对修铁路的人并不是“愚昧落后”的标签,并非不知道火车和铁路能带来的速度和效益,但这种以义当先、民生为重,不与民争利的意识形态规范影响了对此类技术、机器的接受。
修铁路如此,章子俊大搞各种机器,把原有的一些生产力提高了不知多少倍,势必会抢占一些手工业者的饭碗,比如:造纸行业,食品行业,铁器行业,车马行业等等,章子俊还是专门挑一些冲击比较小的行业发展,如果把纺织行业实行大机器生产的话,大明江南的整个纺纱织布行业将无法生存。将会造成多少家庭破产,动摇大明跟基錒。
此页为本章 第1页 / 共2页~
如内容不全或提示是最新章节
(^ ^) 请退出(阅-读-模-式)(^ ^)